钠离子电池(SIB)作为锂离子电池(LIB)的潜在替代技术,因其资源丰富和成本优势受到广泛关注。以下是其核心参数及特性总结:
电压范围
工作电压:2.0–3.7 V(平均3.0 V),低于锂电(3.2–4.2 V),需更多串联以达到相同系统电压。
能量密度
质量能量密度:100–160 Wh/kg(磷酸铁锂:120–200 Wh/kg)
体积能量密度:200–300 Wh/L(约为锂电的70%)。
循环寿命
2000–6000次(依赖材料体系,如普鲁士蓝类似物可达5000次以上),接近磷酸铁锂电池。
倍率性能
快充能力优异(10C以上),因钠离子斯托克斯半径小,电解液扩散速率高。
温度适应性
工作范围:-40℃–60℃,低温性能优于锂电(-20℃容量保持率>80%)。
自放电率
约5%/月(与锂电相当)。
材料优势
正极:层状氧化物(NaCoO₂)、聚阴离子化合物(Na₃V₂(PO₄)₃)、普鲁士蓝类似物(低成本,高理论容量)。
负极:硬碳(主流,容量250–300 mAh/g)、软碳或合金材料。
电解液:六氟磷酸钠(NaPF₆)或有机钠盐,与锂电工艺兼容。
成本优势
原材料成本比锂电低30–40%(钠资源丰富,无需钴、镍等贵金属)。
安全性
热稳定性高,不易热失控;过放电耐受性强(可放电至0V)。
环保性
无重金属污染,回收流程简单。
大规模储能:电网调频、风光储能(成本敏感型场景)。
低速电动车:电动自行车、物流车(对能量密度要求较低领域)。
备用电源:通信基站、数据中心(利用宽温域特性)。